游客发表
地磁暴 、太阳极光,发条这两条消息刷爆了我的朋友朋友圈,相信你也在社交软件上或多或少看到了相关的后们消息 。尤其是极光东三省的朋友们,你们有福了 ,太阳晚上窗外就能目睹极光。发条但是朋友你知道吗,这些现象的后们本质,就是极光太阳刚刚发的一条“朋友圈”。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太阳北京时间12月1日17时到12月2日8时,发条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CME)爆发影响,朋友地球出现3小时Kp为7的后们大地磁暴 ,3小时Kp为6的极光中等地磁暴,以及9小时小地磁暴。”什么是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所谓CME,指的是环绕太阳的一圈等离子环中 ,向外释放了等离子体和磁场。这些等离子体被抛射到整个太阳圈(heliosphere)中,处于太阳圈中 ,小到每一个细胞都会被波及。太阳圈,也称日球层,指的是由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高速等离子体流,吹入星际物质(由银河系渗入的氢和氦)的空间中造成的磁性气泡。这个磁性“气泡”跟我们日常中的气泡不一样,它非常非常的大,就连冥王星也被包裹在太阳圈中 。由太阳耀斑引发的CME,不过此次CME并没有波及地球
相当于太阳在朋友圈拉了一个分组 ,CME就是分组可见 。但是光有分组不行,还要在分组里面发朋友圈,才能让这个分组真正有意义 。于是太阳耀斑开始活动了,耀斑是在太阳的盘面或边缘观测到的突发闪光现象,每次耀斑大约释放出160拍吨(petaton)TNT的能量总和。左边黄色部分是
正如朋友圈消息一样,有的消息就是刷刷存在感,比如“我今天到内蒙古看海了”,“我今天拿了一个五杀” 。也有非常炸裂的消息,比如明星艺人官宣 、朝阳群众又破案了等等 。耀斑对地球这个吃瓜群众的影响,亦是有大有小 。1859年的卡灵顿事件,第10太阳周期(1855~1867年)期间的一场强大地磁风暴 。太阳的日冕物质抛射撞击地球磁场,并诱发有纪录以来最大的地磁风暴。这场风暴造成强烈的极光,并对电报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闪焰和结合的主要日冕物质抛射直接扑向地球 ,仅耗费17.6小时就完成1亿5千万公里的旅程。卡灵顿事件中最广为流传的故事 ,是美国洛杉矶天空出现了极为耀眼的极光,使得当地金矿工人以为是天亮了而开始准备早餐。遍布欧洲和北美洲的电报系统失灵,一些正在操作电报的人员遭到电击 ,电报塔发出火花 。尽管一些电报机已经关掉了电源 ,但报务员仍然可以继续发送和接收资讯。如果卡灵顿事件放在今天 ,手机 、电脑等所有电子设备基本上都会失灵,还会对大型通信设施造成损害 。好在太阳的每个周期都不一定比上个周期活动更剧烈 。一些公开资料显示,太阳周期是11年,不过这个数据并不准确。太阳周期最长是14年 ,最短9年。此外,只有在1870年到2020年的平均周期是11年 。从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消息来看 ,此次CME对地球的影响不大 。抬头就能看到极光极光是一种等离子体现象 ,地球上的极光是由于来自磁层和太阳风的带电高能粒子被地磁场导引带进地球大气层,并与高层大气(热层)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一般来说,不论是地球还是其他有磁场的星球 ,极光只会发生在高纬度地区 ,距离地磁极10°至20°,纬度宽约3°至6°的区域 。既然极光本身是一种能量释放的过程 ,那么当CME时 ,更多的等离子体会加剧地球磁场上这些原子的碰撞